品名 七水硫酸鎂
有工業級,食品級,醫藥級之分,顆粒大小根據客戶需要定。
七水硫酸鎂(分子式MgSO4·7H2O)又名硫苦、苦鹽、瀉利鹽、瀉鹽, 為白色或無色的針狀或斜柱狀結晶體,無臭,涼并微苦,分子量: 246.47,比重1.68,易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和甘油,在67.5℃溶于自身的結晶水中。受熱分解,70﹑80℃是失去四分子的結晶水。約200℃失去所有的結晶水成無水物。在空氣(干燥)中易風化為粉狀,加熱時逐漸脫去結晶水變為無水硫酸鎂,本產品不含任何有毒雜質。七水硫酸鎂因為不容易溶解,比無水硫酸鎂更容易稱量,便于在工業中進行的定量控制。主要用于肥料﹑制革﹑印染﹑催化劑﹑造紙﹑塑料﹑瓷器﹑顏料﹑火柴﹑炸藥和防火材料的制造??捎糜谟∪炯毐〉拿薏缉p絲,作為棉絲的加重劑和木棉制品的填料;醫藥上用作瀉鹽。
【基礎信息】
中文名 | 七水硫酸鎂 | 英文名 | magnesium sulfate heptahydrate |
別 稱 | 硫苦;苦鹽;瀉利鹽;瀉鹽 | 化學式 | MgSO4·7H2O |
分子量 | 246.47 | 外 觀 | 白色粉末 |
CAS登錄號 | 10034-99-8 | EINECS登錄號 | 231-298-2 |
熔 點 | 1124℃ | 水溶性 | H2O: 1 M at 20 °C, clear, colorless |
密 度 | 1.68 | 危險性符號 | Xi |
【理化性質】
物理性質
外觀與性狀:屬斜方晶系,為四角粒狀或菱形晶體,無色、透明,集合體為白色、玫瑰色或綠色玻璃光澤。形狀有纖維狀、針狀、粒狀或粉末。無臭、味苦。
溶解性:易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和甘油。
化學性質
穩定性:在48.1℃以下的潮濕空氣中穩定,在溫熱干燥空氣中易風化,高于48.1℃時,失去1個結晶水,成為六水硫酸鎂,在67.5℃時,溶于自身結晶水,同時析出一水硫酸鎂,在70~80℃時,失去4個結晶水,100℃時失去5個結晶水,在150℃時失去6個結晶水,在200℃時失去全部結晶水,成為粉狀無水硫酸鎂,脫水物放置于潮濕的空氣中以能重新吸收水分。在硫酸鎂飽和溶液中,可以結晶出分別帶有1、2、3、4、5、6、12個水的水合結晶物,在-3.9~1.8℃飽和水溶液中,析出十二水硫酸鎂,在-1.8~48.18℃飽和水溶液中,析出七水硫酸鎂,在48.1~67.5℃飽和水溶液中,析出六水硫酸鎂,高于67.5℃時析出一水硫酸鎂,六水硫酸鎂在87~92℃間發生異元熔化,并生成五水或四水硫酸鎂,四水硫酸鎂在106℃下轉化成三水硫酸鎂,三水硫酸鎂在122~124℃下轉化二水硫酸鎂,二水硫酸鎂在161~169℃下轉化成穩定的一水硫酸鎂。
毒性:有毒
pH值:7,中性
【主要用途】
食品
作食品強化劑。我國規定可用于乳制品,使用量為3~7g/kg;在飲液及乳飲料中使用量為1.4~2.8g/kg;在礦物質飲料中較大使用量為0.05g/kg。
工業
多與鈣鹽合用于酒母用水,按4.4g/100l 水添加可提高硬度1度,多用則產生苦味,并產生硫化氫臭味。
用作制革、炸藥、造紙、瓷器、肥料,以及診治上口服瀉藥等,礦物質水添加劑。
農業
硫酸鎂在農業中被用于一種肥料,因為鎂是葉綠素的主要成分之一。通常被用于盆栽植物或缺鎂的農作物,例如西紅柿,馬鈴薯,玫瑰等。硫酸鎂比起其他肥料的優點是溶解度較高。硫酸鎂也被用作浴鹽。
【注意事項】
危險性概述
健康危害: 對眼睛和~有刺激作用?;緙。
環境危害: 對環境有危害,對大氣可造成污染。
燃爆危險: 本品不燃,具刺激性。
其它: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,應特別注意對大氣的污染。
風險術語
~術語:S24/25
危險標識:R36/37/38
儲運特性
運輸注意事項: 起運時包裝要完整,裝載應穩妥。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、不倒塌、不墜落、不損壞。嚴禁與酸類、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。運輸途中應防曝曬、雨淋,防高溫。車輛運輸完畢應進行徹底清掃。
操作處置與儲存
操作注意事項:密閉操作,加強通風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,戴化學~防護眼鏡,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,戴橡膠手套。避免產生粉塵。避免與酸類接觸。搬運時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破損。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??諝庵蟹蹓m濃度超標時,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。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,應該佩戴防毒面罩。
儲存注意事項: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應與酸類等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
急救措施
~接觸: 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。
眼睛接觸: 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。就醫。
吸入: 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。如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就醫。
食入: 飲足量溫水,催吐,就醫。
應急處理
隔離泄漏污染區,限制出入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(多方面 罩),穿防毒服。避免揚塵,小心掃起,置于袋中轉移至~場所。若大量泄漏,用塑料布、帆布覆蓋。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。如果泄漏,則在中和后,用~掩埋法處置。